【欧洲领空风波升级:俄战机与无人机的博弈暗藏战争风险】
近期欧洲多国领空频繁出现不明飞行物,引发北约与俄罗斯新一轮紧张对峙。9月10日波兰宣布击落俄制无人机后,爱沙尼亚、立陶宛等国接连报告类似事件,其中爱沙尼亚更指控俄军苏-30战机于9月16日侵入其领空17公里。这些事件暴露出北约面临的困境:对付无人机尚可武力拦截,但若遭遇俄军有人战机,局势将瞬间复杂化。
俄方强硬表态:触碰红线即开战
9月25日,俄罗斯驻法大使梅什科夫在法国RTL的访谈中抛出两枚外交炸弹:
1. 俄军米格-31战机近期飞越波罗的海时严格遵守国际空域规则,所谓侵犯领空纯属北约炒作;
2. 北约战机数十年来频繁闯入俄领空(特别是黑海方向),俄方始终保持克制未开火击落。
展开剩余65%这番言论暗示双方存在心照不宣的空中默契。但梅什科夫随即划出战争红线:任何北约国家若击落俄军战机,将被视为全面战争的开端。其发言时特意放慢语速强调全面战争一词,现场法方主持人表情明显凝固。
北约紧急调整应对策略
同日夜间,北约秘书长吕特在CNN专访中释放软化信号:我们的飞行员有权采取一切手段保卫领空,但现阶段优先选择是伴飞驱离。他解释称,除非俄战机表现出攻击意图,否则北约将采取非对抗性拦截——即派出战机贴身护送俄军机离开敏感空域。
当被追问这是否代表北约共识时,吕特展示了一份盖有30个成员国印章的会议纪要:所有盟友一致同意这套危机处理流程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国总统马克龙24日在纽约受访时也明确反对击落俄战机,称短暂越境可通过外交解决。
暗流涌动的空中博弈
军事专家指出,当前俄乌冲突虽持续三年,但因双方未正式宣战,北约与俄罗斯仍维持着微妙平衡。俄国防部数据显示,2023年北约军机在黑海抵近侦察次数同比激增40%,而俄军同期在波罗的海的演训强度也创下冷战结束后的新高。
至于近期频现的神秘无人机,其来源仍成谜。爱沙尼亚国防部长佩夫库尔在塔林告诉记者:这些无人机涂装被故意磨损,但电子信号特征与俄军现役型号高度吻合。而波兰安全部门则发现部分残骸搭载着乌克兰生产的导航模块,使得事件更加扑朔迷离。
(背景补充:加里宁格勒作为俄飞地,其与本土间的空中走廊需经国际空域,这成为双方摩擦高发区。2022年至今,北约已记录到83次俄军机接近成员国边界事件,其中11次触发紧急拦截。)
发布于:天津市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