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男篮在本场比赛中客场挑战波黑队,目标是继续稳固小组前二的位置。主教练郭士强保持了“双塔 快攻”的战术思路,首发阵容包括周琦、胡金秋、张镇麟、赵睿和赵继伟。波黑队则依托归化中锋努尔基奇,外加射手穆萨与控卫西米奇作为进攻核心。
比赛过程:末节逆转,郭士强的调整见效
首节:波黑队凭借努尔基奇在内线的强势表现,以28-22暂时领先。中国队外线手感不佳,三分球6投仅中1。
次节:郭士强及时调整战术,强化了周琦与胡金秋的双塔挡拆配合,赵继伟送出连续助攻,半场结束时中国队将比分追至45-47。
第三节:波黑队的穆萨在外线火力全开,命中3记三分,迅速将分差拉大到12分。郭士强随即果断换下胡明轩,启用赵睿与崔永熙组成后场双控卫。
末节决战(关键4分30秒):
- 7:30:波黑队领先8分,郭士强换下程帅澎,派上赵继伟控球。
展开剩余75%- 6:15:赵继伟突破分球,周琦完成空接暴扣,分差缩小至4分。
- 4:00:赵继伟抢断后发动快攻,助攻张镇麟完成2 1打成反超。
- 2:30:波黑队开始全场紧逼,郭士强再次调整,换下胡明轩,改用赵睿负责组织进攻。赵睿连续突破分球,帮助球队稳住领先并最终锁定胜局。
最终,经过一场激烈的角逐,中国男篮以89-85逆转波黑,迎来了世预赛三连胜。
数据统计与球员表现
- 周琦:全场砍下24分15篮板3盖帽,末节独得8分,为逆转胜利立下赫赫战功。
- 赵继伟:贡献12分8助攻3抢断,关键时刻4分30秒内送出4次助攻,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。
- 张镇麟:拿下18分5篮板,三分球命中率高,5投3中。
- 胡明轩:尽管仅得6分并贡献2次助攻,但失误较多,正负值为-7。
- 程帅澎:4分1助攻,三分球2投不中,防守端对位波黑小个后卫时表现吃力。
争议焦点:胡明轩与程帅澎是否适合组织?
1. 胡明轩的困境:
- 胡明轩担任替补控卫,但面对波黑队的高压防守,出球速度慢,频频出现失误。
- 进攻端依赖个人突破,外线投篮不稳定(三分球3投0中),难以为队友创造空间。
- 防守端面对西米奇时步伐迟缓,未能有效防守对手的中距离投篮。
2. 程帅澎的局限性:
- 作为“双能卫”,程帅澎在组织方面明显短板,全场仅贡献1次助攻,且有2次失误。
- 进攻选择欠佳,末节关键时刻三分不中,错失了缩小分差的机会。
- 防守端由于身高劣势,被波黑的小个后卫连续突破。
3. 郭士强的调整成效:
- 末节的4分30秒内,郭士强通过换上赵继伟和赵睿,将球队的助攻数从12次提升至20次,失误数从15次降至8次。
- 赵继伟的控场能力与赵睿的突破分球形成了有效互补,球队进攻逐渐流畅并成功逆转。
专家评论:控卫需要“功能化”
篮球评论员苏群表示:“胡明轩和程帅澎适合作为得分手,而非控场核心。他们的进攻能力很强,但在组织和节奏掌控方面,与顶级控卫尚有差距。”
前国手王仕鹏也指出:“郭指导的换人调整相当及时。赵继伟是现阶段中国男篮唯一能稳定控场的后卫,赵睿的冲击力也弥补了外线的火力不足。”
赛后展望:控卫竞争或将持续至世界杯
这场比赛之后,中国男篮的控卫线竞争格局逐渐清晰:赵继伟已锁定主力位置,赵睿将担任第六人,而胡明轩与程帅澎则需要在接下来的热身赛中证明他们的组织能力。8月对阵澳大利亚的两场硬仗,将成为郭士强考察控卫阵容的关键战役。
发布于:江西省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